人性洞察叫不动消费者,你需要的是行为洞察!
宋伊婕

广告代理商策略工作,总被投射“魔法师”特质:不管什么商品,交付过来就能化腐朽为神奇。 大多时间我们也以此为己任,在资料海中翻找亮点、挖出需求、切出说服。有时候我难免会想“要是我能改变商品就好了”,但通常都停在空想创意,因为实在苦无方法提出优化商品的专业策划。

吸引我加入奥美的一个原因,是我的偶像(之一):英国奥美副董事长 Rory Sutherland 近年来专注研究行为科学(Behaviour Science ,他都简称 BS…),将运行在心理学界的行为科学,带到行销中。自从“魔法师”加挂了这项技能,改变商品的愿望在向客户引荐这门科学后实现,比过往更早进入行销,得以参与商品设计与优化。

人类行为隐藏的按钮:COM-B
创造“行为”向来是行销中最难达成的目标。行为的事,就该用行为科学来思考,而不是说服的技术。行为科学模组“COM-B”来自心理学家 Michie, S.,van Stralen, M.M. 和 West, R. 的 The Behavior Changing Wheel,COM-B 是:

C / Capability 完成行为的能力

O / Opportunity 外在环境对应的设施、条件,堆砌出的机会

M / Motivation 在动作前内心运作的过程,形成的动机

当一个行为无法被落实,能力、机会、动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变数就是阻因。找到阻因便着手优化商品、机制与体验设计,也可辅以传播,让消费者依循你的“设计”,完成行销最难促动的动作!

说了一套,怎么做这一套?
定义生意题目当然是必须,同时也要定义使用者要“完成的动作”。研究阶段用各种方法,像是访谈、家访、贴身观察等,找到在 COM-B 中的阻碍。 接下以实际案例与台湾的试行,来看 COM-B 的使用与成果。

London Recycle:做回收,很难吗?
ReLondon 一直想增加伦敦人在家做回收的比率,发现观念不是问题,但很奇怪,伦敦人常只在办公室做回收。用 COM-B 设计贴身观察,归纳阻因 一 是物理机会,大多数伦敦人家里小,只够在厨房放一个垃圾桶,回收物很难被收集携带,常常懒得“多拿回收物”去回收,后来干脆不回收,久了变成自动化动机,每次都有各种理由“下次再拿去”!

增加一个回收专用桶,就能促成“回收”行为。于是 ReLondon 推出 “One Bin is Rubbish (只用一个垃圾桶是无稽之谈)”,激发市民多放一个回收专用桶。也从“无稽之谈”破除自动化动机,激励市民当个“有用”的市民,因此成功让回收变方便,融入倒垃圾流程。最后回收比率从 43% 增加到 61%,伦敦市内整整多了 14 万个家内“回收专用桶”。

Nestea Litro:不健康的饮料,只能变健康来迎合消费者吗?
Nestea 冲泡粉在菲律宾因健康意识抬头,销售量下滑。那变健康,总可以了吧?! 加入维他命 C 的产品销售没起色,因为有健康意识的人觉得那就是含糖饮料啊!

再好的创意可能都很难说服消费者转念。使用 COM-B 探访发现,说服有健康意识的人转用冲销量,可能是个错误假设。探访爱用者时发现,他们都直接泡整壶放冰箱,要喝就有,粉的用量超多。Eureka! 刺激轻度用者复制爱用者的大用量行为,就能增加销量!Nestea Litro 冲泡冷水壶诞生了!随商品附赠,给消费者“泡整罐”的物理能力,传播上用“准备好明天的Nestea”助攻,成功冲刺业绩。

实验中的在地案例:美食要外送,生鲜先不用?
接触生鲜美食外送客户时,发现台湾消费者虽然频繁使用美食外送,却未拥抱生鲜外送服务,尝试在台湾市场应用一下 COM-B,找出不用生鲜外送的阻因。

原来界面上“生鲜”按钮很隐形,几乎看不见,造成心理能力的不足。而与美食外送市场起步时雷同,台湾便利的都会生活圈,平均走路七分钟有超市,使用者直觉反射:“生鲜不需要外送”。与客户提案后,对焦开始着手进行第一个实作的 COM-B 优化与传播中。

COM-B 是品牌与代理商合作的新型态
COM-B 让双方合作更全面地从人的行为:生活习惯、直觉、自然反应出发,不只在讯息的竞技场与消费者既有观念做搏斗,更是走在行销传播前,跨足传播外,各式设计的探索与解题,更能精准回应品牌课题。COM-B 降临,仿佛看见为身处被戏称“夕阳产业”的我们带来一道光,让我这中年危机广告从业者的心脏,再次因为有了新知识、新尝试而澎湃跳动。以后不只是指着电视上的广告说:“妈~那我做的”,还能看着上架的商品说:“这我有参与”。升级这项新技能,无疑能为行销策略与各式设计工作,超前部署了创意的可能。

宋伊婕

奥美台湾策略总监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