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“多元受众窘境”,中外跨国品牌的应对之道
俞竹平 / 周晓俊

“多元受众窘境(Multiple Audience Dilemma)”,是指一个人、组织和品牌,在对外沟通的过程中,由于面对有着不同价值观、文化背景、或意识形态的受众群体,而身陷无法获得受众一致认知的传播困境:某一群受众一致同意的,另一群却觉得不可理喻。这样的现象在近几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,原本多发于国际政治间的争论,已影响到商业社会的沟通。这对在华运营的跨国企业和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来说,都已形成经营和传播的重大挑战。

牛津词典 2016 年的年度词汇“后真相(post-truth)”,或能解释这个现象:“诉诸情感和个人信念,比诉诸客观事实,更能影响受众认知”。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国公投脱欧、2016 年 11 月 8 日特朗普当选美国第 45 任总统,被普遍认为是开启人类“后真相”时代的两大标志性事件。在《后真相(post-truth)》一书中,作者李 · 麦金泰尔(Lee C. McIntyre)提到:“后真相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至上的主张,实践者试图影响人们不顾证据和推理而相信某事。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假新闻作为政治工具的出现,皆为导致后真相的条件。”

在多元社会里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某些议题有着一定的立场或倾向。在国际地缘政治日趋升温、各方积极争夺议题话语权或影响力的趋势下,立场或意识形态常被凸显得比事实还重要。人们常常表现出忽略与立场相左的事实、或对事实进行片面解读与断章取义的倾向,“选边站”现象日盛。

随着国际贸易争端、全球新冠疫情、欧亚区域摩擦等挑战层出不穷,创造国际间高效率产业分工与带动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、经济成长与就业的全球化正面临考验,几十年来建立的全球供应链、产业链、与价值链体系不断承压。这种压力加剧并放大“多元受众窘境”,使得国际政治实体间的摩擦和冲突,日益殃及商业社会中的跨国品牌池鱼们。

那身在其中的中外跨国品牌该如何应对?

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,跨国品牌们都要采取妥善应对策略,才能经受挑战。战术层面的应对技巧因具体情况差异各有不同,但在战略层面,则有几点认识对中外跨国品牌都适用:

第一,品牌要有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、尊重并拥抱差异。

市场和目标受众都是基于国别地域物理范围而言。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国家地域有不同的治理方式,不同的“操作系统”,避免犯下“后真相”的错误——将自己的操作理念装到另类人群的头脑里。品牌的跨国经营与沟通,必须理解多元受众的不同理念,尊重差异并避免冒犯,这是品牌传播的“新常态”。在心态上拥抱并尊重这种差异,在面临挑战时就领先了一步。

第二,要理解多元受众的多元价值观,对适当与不当表述有敏锐的感知和鉴别。

在当前国际政经环境中,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市场和受众中会有不同的理解,一旦逾越了市场中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共识,就有引发纷争的风险。中外跨国企业在传播品牌信息的过程中,都不会忘记“本地化”自身产品服务的优势与卖点,但比之更重要的,是要秉持对多元价值观的尊重,对特定的“本地化”敏感议题保持敏锐的感知,知道哪些是“本地化”敏感议题,涉及哪些议题时要谨慎,例如种族刻板印象、审美观、宗教观等等。因为忽视“本地化”敏感议题,近年来很多中外跨国品牌在不同市场中都踩过坑,遗憾的是,这些坑不管以前有多少人踩过,却还是不乏前仆后继一直踩坑的人。

第三,求“同”留“异”,寻求最大公约数。

传播是一种促进理解并建立信任的沟通艺术,要能促进理解,就要先从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始,而不是先凸显双方的差异。品牌的国际传播也一样,在不同市场不同受众群当中找到双方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以这个“公约数”作为传播沟通的起点,方能为品牌传播找到基点。虽然全球政经环境的挑战不断,但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,不同市场受众之间所拥有的公约数仍远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差异点,例如清洁能源、绿色农业、环境保护、性别平权等等,这些“公约数”都符合品牌所处市场受众的最大福祉,围绕这些话题发挥品牌自身的价值,自然也能够使品牌为目标市场的受众所接受。

第四,预见、预警、预案
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这三个词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。传播工作秉持一个不变的理念,即风险不可避免,因此一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企业们需要组建一支深谙国别情况的跨文化传播专家咨询团队,研究品牌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,再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级筛选,研判每一种可能的情景模拟,并做好各种情景模式下的应对预案。这对于在华经营与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外跨国企业们同等重要。

有了上述四点战略意识后,重要的是立刻着手于执行,让这些意识能在企业内普及、落地与内化。可做的工作很多,不妨从四件最重要的事情开始,循序进阶:

综上所述,因“后真相”时代与国际地缘政治而放大的 “多重受众窘境” ,不仅给在全球市场运营的中外企业带来了挑战,也给公关传播与品牌营销的专业人士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今后的业界人士既要有传播战术素养,更要有宏观战略视角;既要掌握更多的传播新趋势,又要深谙多元的价值新界限;既要有接地气的本土洞察,更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;既要“Think Globally”,又要“Act Locally”。我们相信,掌握上述应对之道的传播专业人士与中外跨国企业,面对挑战必能游刃有余。

俞竹平

奥美公关中国区总裁

周晓俊

奥美公关中国区公共事务经营合伙人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