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关系与多元品牌
王斐

近几年的本土品牌,尤其是新消费品牌,开始尝试更多元的营销内容。NEIWAI 在 2020 年推出联名新品时,借用五对多元情侣,探讨了品牌对亲密关系的理解。故事片以不加修饰的真实呈现和动人的互动情节,带领消费者跳出多元的包装,探讨个人对亲密关系的定义。这并不是一支简单的广告片,附着在内容背后的价值观念,才是 NEIWAI 与消费者建立可信度的核心。正如品牌所说,“微而足道,无分你我”。

*内外「困囿爱情」系列短片

同一年,百威果啤正值新品上市,几支视频输出了百威对出众、自我的年轻群体的理解,其中也包括多元关系的展示。百威毋庸置疑是这一领域的营销专家,但此次营销因为内容措辞把控不当招来些许非议。此后,第二年的七夕节日营销,品牌选择了更慎重的执行表达。百威的故事警示我们,品牌在表达开放和包容价值观时,永远需要保持谨慎和思考。消费者在不断成长,他们越来越善用思考和理解,做出判断和选择。

*百威果啤:「真的很迷」系列短片

以上两次产品营销,社交媒体的赞扬和质疑都围绕品牌发生,产品本身的关注并不多。让我们暂时抛开产品硬实力和创意执行水平,回看往年类似案例。多元关系常常作为一种技巧,以有野心的方式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营销内容中,背后是对多元人群好感的渴望。案例往往通过情感洞察寻找沟通切入点,构建人群和品牌感知的桥梁(不论好坏)。简单判断,任何关于多元关系的营销,最终都与你的品牌塑造息息相关。

这也是为何很多本土品牌甘愿承担风险,不断试水多元关系的营销内容。从宽泛的定义看,“无性别主义”、 “LGBTQ”、“亲密关系”都可以包含在内。国内当下的消费环境,对本土品牌提出了短平快、灵活跟进的商业战略要求,这样的要求也在影响很多人对品牌建设的理解。它像是快速叠加的盖楼小游戏,实现了品牌感知的累积,当多元关系成为其中的一个楼层,品牌内涵似乎更厚重了几分。

但别忘了 —— 品牌资产的增长源自长期且踏实的积累。当第一次传播战役余温散去后,是否做下一次、何时做、做什么内容,这些问题难过万事的开头。换句话说,多元关系的营销与品牌息息相关,但其中的“关联系数”是多少,却因品牌而异,这也进而影响到在积累品牌资产时的长期规划。今天这里说的是多元关系,但其他“楼层”,如艺术化营销、二次元营销等,也都需要类似的前期思考。

首先,多元关系真的需要与你的品牌发生关系吗?如果有,它应该贡献于品牌屋的哪个层级?品牌精神围绕爱和美好展开,客观上降低了对多元群体的理解门槛。如果品牌价值或品牌核心中含有多元、包容、关怀等相关元素,就可以承担起价值观的延展;此外,如果品牌的核心受众与核心产品力,与多元关系有直接或间接关联,也能提升品牌与群体的亲密感。最后,品牌都需要承担社会责任,即便品牌关联浅,公益层面也能做到灵活展开。

其次,品牌在探讨多元关系时,应该扮演什么角色?笔者认为,这取决于品牌核心精神。以勇敢追求自我为价值观的 Diesel,永远走在时代前沿、引领潮流观点和意识,消费者通过品牌感受自信,进而反馈好感;而宜家则扮演同行的陪伴者,在时代变迁中更新品牌对多元关系的表达,并借助传播真实呈现;更多快消企业选择后盾的角色,在特定的时间予以支持和鼓励。品牌坚持某个身位,也是坚定多元群体对品牌的信任。

*Diesel: 2010春夏系列Be Stupid户外广告

此外还有传播的落地思考,这与品牌希望达成的目的有关。多元关系属于青年文化的分支,如果传播的核心是希望抓住多元群体的好感,有深度内容属性的平台和形式更为合适,如播客、青年机构、品牌期刊等;追求更广泛人群的品牌感知、持续积累品牌资产,更适合以 B 站、微博这类开放的内容阵地思考传播玩法,他们更加年轻且包容性更强;希望得到轻巧的品牌声量,垂类媒体合作更加合适,苹果经常利用 iWatch 表带的媒体合作达到此类效果。

*iWatch 与公益组织联盟合作定制款设计

最后,像一开始所说,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营销内容,也许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,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。如果能将目光回归“人”本身,多元关系也许只是“人”的一个切面,每一张小众的标签、每一类小众群体,对品牌沟通来说都值得抱有相似的前端思考。我们抛开产品技术硬实力和创意执行水平,以品牌为起点,理解和关联多元化的消费者,保持敏感、力求真实、永远尊重,就是品牌最美好的表达。

王斐

奥美北京资深策略

返回